行业聚焦
首盛国际工程咨询:全过程工程咨询,行业变革下的未来机遇与首盛国际的赋能角色
来源: 时间:2025-05-23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程建设项目复杂性的提升,传统“碎片化”的工程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市场对效率与质量的双重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全过程工程咨询作为整合规划、设计、招标、施工、运维等全链条服务的创新模式,正成为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力量。据住建部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全过程工程咨询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00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15%。在这一赛道上,具备跨阶段资源整合能力的企业将占据先机。例如首盛国际,作为一家拥有工程监理、造价咨询、项目管理等多项甲级资质的企业,依托其专业团队和技术积累,已承接多个全周期咨询服务,逐步形成覆盖项目策划、风险管控到后期运维的完整服务体系,为行业提供合规化、精细化的解决方案。

5.23全咨


行业爆发背后的三大驱动力

政策红利释放:自2017年国务院明确提出“培育全过程工程咨询”以来,全国30余省份已出台实施细则,鼓励采用“1+N”服务包模式。2023年《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纲要》进一步要求咨询企业强化BIM、大数据等技术应用,推动服务智能化。

 市场需求升级:超高层建筑、新能源产业园等复杂项目激增,业主方对成本控制(误差率需低于3%)、风险预判(如ESG合规审查)的需求倒逼咨询服务向纵深发展。头部企业如首盛国际已构建“BIM+GIS”数字孪生平台,实现施工模拟与成本动态预警。

 产业链价值重构:传统设计院、监理单位利润率下滑至8%-12%,而全过程咨询项目毛利率可达25%-30%,驱动企业通过并购(如A股上市咨询公司近三年并购案例增长137%)快速补足资质与人才短板。

 

技术革命重塑服务边界
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的建设案例中,全过程咨询团队通过搭建“智慧工地管理云平台”,将200余家参建单位的数据流整合,使工期缩短18%,材料浪费减少22%。这揭示出行业新趋势:

AI辅助决策:机器学习算法可在一周内完成传统需2个月的工程量清单风险扫描,准确率达92%;

区块链存证:昆明某地铁项目应用联盟链技术,实现16万份工程文件的不可篡改存证,纠纷率下降75%;

碳足迹追踪:深圳前海自贸区试点建筑碳账户系统,咨询方需提供从建材运输到运营维护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方案。

 

未来图景:从项目管家到城市合伙人
当“新城建”战略推动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普及,全过程咨询企业将不再局限于单一项目,而是深度参与智慧城市运营。深圳已试点将咨询范围延伸至城市级BIM运维,要求服务商具备交通流量模拟、能源消耗优化等能力。这预示着行业将分化出两大阵营:聚焦垂直领域的技术专精型机构,与类似首盛国际这样具备全过程工程咨询综合资质、能够系统性承接城市更新与大型基建项目的服务商。

 

站在新一轮基建投资的风口,全过程工程咨询已从概念验证期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对于亟需降低管理成本、提升ROI的业主方而言,选择兼具资质完备性、技术适配性与本地化服务能力的合作伙伴至关重要。首盛国际作为国内较早布局全过程咨询领域的企业之一,已构建覆盖工程监理、造价咨询、项目管理等核心业务的资质矩阵,并依托自主研发的智能管理平台,为客户提供从立项到运营的全链条技术支持。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这类以资质为基、以数据为翼的服务商,将持续推动行业向集约化与数智化方向迈进。

 

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全过程工程咨询行业正加速向规范化、集成化方向发展。作为行业的重要参与者,首盛国际已具备工程监理综合资质、工程造价咨询甲级资质、工程咨询单位甲级资信等核心准入资格,并成功通过住建部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企业认证。依托多维资质认证与标准化服务体系,首盛可系统性承接房屋建筑、市政公用、交通基建等领域的全咨业务,涵盖投资决策、建设实施、运营维护各阶段,助力客户实现“降本、增效、控风险”的一站式目标。未来,随着资质壁垒的深化与行业集中度的提升,首盛国际这类“资质全、链条深、数据强”的服务商,将在新一轮基建浪潮中扮演更为关键的角色。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