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住建部、各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大力推动全过程工程咨询发展,全咨服务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服务指南、合同范本等指引性文件快速成型,为推进全咨改革向深水区迈进助力。首盛国际工程咨询集团结合当下全咨市场现状及项目经验,从市场、政府等两方面需求为大家解读全过程工程咨询价值。
一从市场需求层面分析
1、国内市场需要
经过近三年的发展,市场份额成指数级倍增,2021年全咨市场业务量达1472亿元,其快速发展的背后,有两大原因值得关注:其一,我国存在巨大的工程市场需求。近年来我国建筑业总产值持续增长,在2019年突破20万亿大关,未来随着基建投资的发力,有望保持强劲的上升趋势,预计2023年将达到约33万亿。随着国家“制造业2025“宏观发展计划的开展,政府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将在现有庞大基数的基础上再放大,加之政府力推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潜在需求巨大,将彻底改变现有工程咨询市场的结构模式。
同时,全咨业务模式不断清晰,工程管理/工程生产组织管理逐渐成为全咨业务的核心选项。笔者认为,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准确定义应为:工程管理承包/工程管理总承包(Project Management Contracting ,简称PMC)。从“业主+EPC”模式逐步转变为“PMC+EPC”模式。换言之:一个建设项目左手交给全过程工程咨询右手交给工程总承包。
在政策强力驱动下,全过程工程咨询行业项目数量与项目金额的渗透率近三年均迅速提升(如下图),分别由0.3%、0.3%达到2.8%、4.8%。国内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渗透率趋势除政策之外,在技术、市场等有利因素加持下,全过程工程咨询市场规模增长将全力提速。假设到2025年全过程工程咨询对整个工程咨询行业的渗透率达到10%,且工程咨询行业整体规模将保持平稳增长,预计全过程工程咨询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达到5777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40.8%(如下图)。全过程工程咨询作为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十四五期间将迎来黄金发展期,行业内企业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
2、 国际市场接轨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中国建筑商以“中国速度、中国管理“享誉全球,但中国的工程咨询企业在国际上影响力依然较低。为向国际惯例接轨,提升工程咨询企业的综合服务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借鉴国外经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自二战后,国外工程咨询经历了从专业咨询发展到综合咨询,从单纯的技术咨询发展到战略咨询、管理咨询等;咨询模式从咨询服务管理模式提升至生产组织管理模式。涌现出一大批知名国际工程咨询巨头,如美国的AECOM设计集团、美国JACOBS工程集团公司美国斯维科SWECO公司、加拿大SNC-Lavalin公司、法国EGIS公司、日本Toyo engineering公司等。其中,AECOM公司成立于1990年,2018年营业额近202亿美元,成为《财富》500强公司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专业技术和管理支持服务公司。
在通用建筑设计、交通基础设施、体育场馆、海洋和港口设施等多个细分领域均位列全球第一。在2007年先后收购中国城脉设计、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等知名建筑设计企业,创下外资企业首次收购中国甲级建筑设计企业和国有设计企业先例。打破了之前国际设计机构必须挂名国内机构的合作模式。国际上全过程工程咨询已经成为工程建设的“标配”,主要有A、B两种模式(如下图)。A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由大型工程顾问公司与业主签订一站式全过程工程咨询合同。B模式则以德国为代表,由工程顾问公司分别提供规划设计服务(B1)与控制管理(B2)服务。
二从政府需求层面分析
1、多头招标转向单一招标、多方责任转向单一责任。全咨招标时业主以合同方式锁定一家专业机构或者联合体,除工程总承包招标外,原则上不再另行组织招标。2019年12月25日住建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投标监管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政府投资工程鼓励采用全过程工程咨询、工程总承包方式,减少招标投标层级。"“政府投资工程鼓励集中建设管理方式“。又如,黑龙江省住建厅规定:2022年起,政府和国有投资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原则上应采用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式。湖南省住建厅规定:2021年起,政府投资、国有资金投资新建项目全面采用全过程工程咨询,社会投资新建项目逐步采用全过程工程咨询。需说明的是:全咨招标相关规定与现行《招投标法》及国家发改委《必须招标项目规定》“421限额“存在法律适用的矛盾,亟待完善相关配套立法。
2、全咨机构对投资决策咨询结果负责。解读住建部《服务指南》、建筑业协会《技术标准》等指引性文件可发现:全咨业务将投资决策责任从“项目发起主体”转移至”全咨服务提供方”。由全咨服务主体对服务成果承担总体责任;联合体形式提供服务的,各合作方对业主承担连带责任。政府或国有投资主体投资项目中,政府只需通过总价合同就可以实现投资决策责任划分。
更好实现投资概算、预算控制及确定招标控制价,随着《政府投资条例》的出台,加强初步设计管理和投资概算控制、规范初步设计阶段各项工作,是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核心目标。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作为项目决策的三个重要环节,其审批流程更加制度化、规范化。《条例》明确规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的编制须达到规定的“深度”要求,项目单位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等决策阶段文件真实性负责。同时,通过初设概算反向制约可研估算,促进可研报告编制深度提升,更好的实现概算(政府投资总额)控制。《条例》对此明确规定:如初设概算超可研估算10%,则重新报批可研。此外,初设概算也是施工图预算和确定招标控制价的依据。
而政府职能部门或城投公司囿于专业领域限制,投资决策和工程建设管理往往“技不如人”,无法对上述文件、估算或概算结论的真实性及“深度”担责,极易出现投资决策错误所导致的国资流失、审计追责等情形。但在全咨背景下,上述责任则转移至专业工程咨询机构,这也是近两年来政府投资项目大力推崇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动因之一。受现有经济结构和投资需求的影响,政府或国有投资集团将成为全过程工程咨询的主要需求方。
无论是市场层面还是政府投资领域均对全过程工程咨询有着巨大而迫切的需求,全咨服务在政府投资项目领域已全面推行并逐步渗透至社会资本投资项目。
首盛国际拥有住建部颁发的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企业资质及工程监理综合资质,以甲级监理、工程咨询甲级资信等核心资质为依托,构建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专业服务体系。
公司提供投资决策、勘察设计、招标代理、施工管理、竣工验收等一体化咨询服务,依托3000+项目经验及300余人专家团队,深度整合工程管理、造价咨询、BIM技术等资源,实现项目投资、质量、进度精准管控。已成功为市政、房建、交通、新能源等领域百余个项目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助力业主降本增效15%以上。
首盛国际以资质护航、以实力履约,用全产业链智慧服务赋能工程价值升级,诚邀合作共赢!